定襄關王廟是中國最古老的關廟建筑之一
作者:
更新時間:2023-02-23
點擊數:
關王廟是山西定襄縣的著名歷史遺跡。位于縣北關,建于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又稱金代)、元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
這座寺廟早年是壽圣寺。壽圣寺位于北朝南。原來的正殿在唐朝祭祀定襄王李大恩,宋宣和年間祭祀李靖,東配殿祭拜玉皇大帝,西配殿祭拜關公。元末寺廢棄,只有西配殿,成為獨立的關王廟。
關王廟明間大檐額,兩端并出柱頭,不是通長三間,為宋王廟重要文物價值點之一。
廟內關王殿是金代的原構,比較珍貴。殿內三國故事壁畫是嘉慶八年(1803)繪制的,非常精美。關羽的頭銜及其建被詳細描述為廟內的金、元、明、清碑刻。
關王廟的斗拱結構有八種。正脊心琉璃樓是明代的精品。古老滄桑的門框是元代的舊物。殿內雕像是近年來的新塑。
中國大多數磚拱結構的寺廟被稱為無梁寺,木結構的寺廟被稱為無梁寺似乎非常罕見。關王寺,又稱無梁寺,名有多種說法。個人理解,定襄人稱房屋縱梁為dan(四聲),稱橫梁為梁。關王廟開間無橫梁,故關王廟俗稱無梁殿。
為保護古建筑,今世在殿內兩側分別增加了兩根支撐明柱。
定襄關王廟,歷經895年,似乎僅晚于山西陽泉郊區的關王廟(宋宣、四年至1122年),是中國最古老的關寺建筑之一。2006年,作為宋代古建筑,被公布為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