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興坪古鎮——漓江江畔的璀璨明珠
一灣江水,一方甲山,成就了一座古鎮――興坪古鎮,興坪鎮位于陽朔東北部,距陽朔縣城25公里,漓江在此繞了一個大彎,形成了一條美麗的碧波玉帶。興坪依山傍水,風景薈萃,粉墻烏瓦石板小巷,是漓江沿岸最美麗的古鎮。
興坪古鎮是一座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古鎮。離陽朔約十公里。周圍群峰競秀,有“三巖、五井、十二山”等名勝。興坪古鎮現尚有眾多的文物古跡,主要集中在興坪古街及離鎮約2公里遠的漁村。這里的古橋、古渡、古亭、古戲臺、古廟、古寨、古樹和古村落建筑群,比較完整地保持了原有的歷史環境風貌,身臨其境,仍可領略“老街長長,古巷深深”的意趣。
走進古鎮,首先看到的是一條長長的街道,這條街大部分還保留著原來的民居,并沒有被完全的商業化,本地居民也有生活在這里的。看著眼前的這些老房子,我似乎感受得到它們千百年來經歷過的滄桑,青磚瓦墻,不禁讓我有些懷舊,街道上鋪設的青石板,隱隱中略有一種古街的韻味,尤其再下雨后就更顯得悠長。街道兩旁的老房子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一眼望去都是清一色的,如青磚、青瓦、青石板等,屋檐上的雕工非常精美,栩栩如生。有的兩間房子之間還有一條窄窄的胡同,有的房子的屋頂上還有綠綠的雜草,有的墻壁上長滿了一層厚厚的青苔。
在古街旁有一座關帝廟,廟旁還有一座戲臺,看樣子這座戲臺已經有百萬的歷史了,略顯滄桑。一座古鎮的歷史文化到底深不深厚,就要看這座古鎮里的老戲臺有沒有被完好的保存著,畢竟戲如人生。戲臺前面的木欄上有五處木雕,雖然做工很精美,但因為年代太久已經看不清木雕人物的面部表情。據說,這五處木雕講述的是五個戲劇中發生的故事,分別是“李元霸舉雙獅”、“仙姬送子”、“活捉子都”、“關羽斬蔡陽”和“高旺進表”。走上戲臺細細觀賞,仿佛穿越到了古時,整個戲臺是由磚瓦青木構造的,戲臺的建筑風格和其他的不太一樣,是三幢樓閣連在一起的臺子。在戲臺內左側墻壁上,掛著一扇精致的“楠竹浮雕”木質屏風,仔細一看還會發現下端有“乾隆乙丑年板橋贈”的落款,原來這扇屏風出自鄭板橋之手,不愧被稱為“揚州八怪”,給古戲臺增加了一種神秘感。
在古街盡頭有一座乾元橋,因為年代已久,橋的兩端已經有些不太平整,但橋面上的青石板還是非常光滑平整的,屋檐上長時間的滴水在橋面上形成了小水坑,清晰可見。站在橋面上,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悠久的歷史。走到橋頭,石基上的大石條靜靜的橫放在那里,石條上還有龍鳳的浮雕,沿石階拾級而上,就看到了古代三層八角亭,旁邊還有北帝廟遺址。
九馬畫山是興坪的一大奇景。興坪漓江江畔有一座奇山,又高又寬,臨江而立,顏色不一,色彩斑斕,就好像一幅駿馬奔馳圖,當地的居民偶然間發現石壁上有形似九匹俊馬的花紋樣式,一傳十十傳百,時間久了便稱此山為“九馬畫山”亦或是“九馬畫壁”。如果仔細看山壁石紋的話,還可以依稀辯出馬的花紋,神態各異。
興坪古鎮,不僅山水秀麗,還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光潔的青石板路、唐宋戲臺、明清建筑、熙平縣遺址、神廟廢墟等等,至今猶存,向人們展現興坪古鎮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