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古鎮旅游推薦
每一個古鎮,都有一個故事,或婉轉,或悲傷,或感情綿綿。浙江有許多美麗的古鎮,2020年,讓我們在那里相遇吧。
塘棲古鎮
塘棲鎮位于杭州市北部,與湖州市德清縣接壤,距市中心約20公里,距區政府所在地約13公里。著名的京杭大運河穿過城鎮,成為蘇、滬、嘉、湖的重要水路。歷代以來,塘棲一直是杭州的水上門戶。
位于杭嘉湖平原南端的塘棲,是浙北重鎮、江南水鄉名鎮、杭州臨平副城副中心。塘棲水陸空交通十分便利,浙江S13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穿鎮而過,浙江S304省道、京杭運河東西貫穿全鎮,塘康公路、拱康路、圓滿路延伸段(S304省道G320國道連接線)直達杭州,距杭州主城區15公里,水上巴士直達武林門?,F轄27個村,7個社區,人口近10萬,總面積79平方公里。是著名的魚米之鄉、花果之地、絲綢之府、枇杷之鄉。
南潯古鎮
南潯古鎮景區占地面積34.27平方公里方公里宜園遺址東側,西至永安街,南至嘉業堂藏書樓、小蓮莊,北至百棟,保護面積約168公頃,其中重點保護區88公頃。
旅游景點分為三個區塊。第一個是南潯旅游景點的豐富區,其中分布著張石明故居、劉氏梯號等景點。第二個是由小蓮莊、嘉業堂、文園等景點組成的中心景區。第三個是張靜江故居,主要是東街以東的百棟樓。
南潯古鎮被譽為文化之邦和詩書之鄉,有許多著名人物,如民國奇人張靜江、西陵印社發起人張石銘、著名詩人、散文家徐遲等。
廿八都古鎮
這是一個位于浙江、福建和江西邊境的小鎮。28都藏在深山里。由于地理位置危險,它已成為三省的混血兒。徽式馬頭墻、浙式屋脊、贛式屋檐檸檬、閩式土墻在28都建筑中和諧統一。28都的銅鑼蛋糕和豆腐是值得一嘗的特色食品。如今,28都已經逐漸商業化,但神秘的色彩仍然吸引著大量的人。
龍門古鎮
龍門古鎮是三國東吳大帝孫權的故鄉。它歷史悠久,文化積累深厚。它保留了濃厚的宗族氛圍和獨特的民俗風情。到目前為止,它已經完好地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宏偉建筑,這在中國是罕見的。古建筑類型包括祠堂、大廳、住宅、古塔、石橋、拱門等。
龍門古鎮風景名勝區面積2平方公里,人口7000多人,其中90%以上的居民姓孫,是孫權后裔最大的聚居地。這樣一個聚集的家庭是極其罕見的。古鎮北部依山溪,龍門溪與山溪以丁字交叉,周圍群山環繞,周圍是綠色田園。
古鎮以防御性強的發散街為骨架,以祠堂為中心,打造迷宮般的傳統民居聚落。精美的民居、大廳、古塔、古橋、牌坊、寺廟價值很高。古鎮民俗淳樸,風俗獨特,是體現中國傳統宗族傳承體系的典型景觀鄉村古鎮。
河橋古鎮
河橋古鎮位于臨安市西南部,柳溪江畔昌化,距杭州100公里,臨安市50公里。它是古代昌化縣的所在地。明嘉靖年,唐昌(昌化縣)有四個城鎮。河橋因宜水口勝商獨冠唐昌而排名第一。到目前為止,唐昌第一鎮仍然可見。
河橋老街是古鎮的象征,是古鎮文化最直接的體現。老街南北長近2000米,寬5米,鋪有條石和鵝卵石。古街兩旁有100多家店鋪,具有清末民初的傳統建筑風格,當年店鋪林立……
河橋有1300多年的歷史。明朝嘉靖時期,人口密集,貿易繁榮,文化昌明。因位于三江交匯處,被稱為唐昌第一鎮。有橋必有水,水路通航,古時河橋一帶,幾里許,煙火不少于千家,相當一段時間內,河橋地勢明顯不言而喻??谷諔馉帟r期,河橋在20世紀40年代再次繁榮,許多機構在這里設節,頗具影響力,河橋也是浙西商業集市,被譽為小上海。
前童古鎮
前童古鎮對電影愛好者和喜歡陳逸飛的人來說并不陌生。是的,這是理發師的拍攝地。這是江南最大的童姓聚居地。明清建筑氣勢恢宏,雕梁畫棟,粉墻黑瓦。全鎮是一幅古韻濃郁的鄉村畫,家家戶戶都有雕梁、活水、八卦水系,流遍全村。村莊按回字九宮八卦布局。街道極其狹窄,建筑極其密集,就像走迷宮一樣。
鳴鶴古鎮
鳴鶴古鎮位于寧波市慈溪市觀海衛鎮南部。鳴鶴是一座千年古鎮,是慈溪市唯一的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古鎮依山成街,因河成鎮,鎮邊有寺廟,漁人枕河而居。鳴鶴名字的由來與唐初當地的余氏族有關。
唐代大書法家于世南的孫子于九皋、字鳴鶴、青春文學才受到人們的重視。唐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于九皋中進士。不幸的是,不久前,他在長安英年早逝。為了紀念他,他的家鄉人在這里命名了鳴鶴這個詞。鳴鶴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風景秀麗。被譽為鶴皋風景大賽姑蘇。
慈城古鎮
慈城古縣是江南唯一保存完好的古縣,享有江南第一古縣的美譽,面積約2.17平方公里。古縣保留了唐代的街巷格局,有大量的傳統建筑,如書院、藏書樓、藥店、廟宇、官邸、陌巷民居、考棚、孔廟、縣政府等,面積約60萬平方米。
梁弄古鎮
隸屬于浙江省余姚市,東臨鹿亭鄉,南臨大嵐鎮,西北與紹興市上虞區接壤。是杭州-紹興-寧波-舟山黃金旅游線上的一個獨特城鎮。梁弄歷史悠久。秦時屬會稽縣。據說原名梁峰,原名梁、馮二。后來,唐人煙聚集,也是一個巨鎮。因為街道多,諧音為梁弄,被譽為第九洞天、洞天福地。
東沙古鎮
東沙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據研究,早在4000年前,人類就在東沙角繁衍生息。2200多年前,秦始皇派徐福率3000名男孩和女孩尋找長生不老的藥物。他看到岱山島空靈朦朧,就像一個仙境。然后他去尋找仙女。他去的地方是東沙山咀的頭。清光緒年間的海天一覽亭有碑文記載。
東沙古鎮建于唐代,在清朝繁榮昌盛。據《中國漁業史》記載,東沙漁港成立于清康熙時期。后來,每逢漁洪,來自世界各地的漁船都聚集在東沙,有成千上萬的船只和成千上萬的人。隨后,漁興市和市興鎮成為中國東部沿海著名的漁業商業港口。當時,清朝文人王希成曾描述過橫街魚市的繁榮景象:海濱生長足夠的事業,到處都是鮮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噪音朝市散,晚潮聚集在橫街上。
一批老字號商店也隨之興起,如嚴永順米店、三陽泰南貨、鼎和園香干、聚泰祥布莊、王茂興老酒等。悠久的歷史和繁榮的貿易積累成東沙獨特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內涵。
也許每個人的記憶深處都有一點古鎮情懷,在古鎮靜靜地享受慢時光。您喜歡哪些古鎮,請在下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