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灘古鎮:千里烏江,百里畫廊
龔灘古鎮起源于蜀漢,歷史約1800年。位于烏江與阿蓬江交匯處,是酉陽千里烏江百里畫廊的起點,是烏江流域乃至長江流域的貨物中轉站。
烏江雄秀,阿蓬江險奇。這兩條河的兩岸都是高山和奇跡。從空中往下看,這兩條河就像一塊巨大的翡翠,中間有兩條美麗的綠色裂縫。因此,據說這兩條河最初是由兩條龍開放的。大一條龍叫烏龍,小一條叫阿龍。
烏龍又大又猛,所以烏江被挖掘出來了。阿龍又小又弱。在川黔交界處,他們與烏龍合作,努力穿越川黔高山,形成一個水流湍急的險灘。因為是兩條龍的交匯處,就像龔字的字形——上面是龍,下面是共,所以人們稱這個險灘為龔灘。
龔灘是龍匯之地,匯集了烏江流域的金錢和商品,被稱為錢龔灘。龍匯之地自然會匯集成千上萬的光環和人才。因此,據說英俊的人來到龔灘,有兩條龍的光環,會更加繁榮。走進龔灘,就像走進一幅寫意潑墨的山水畫。這幅山水畫不會生長在美麗的江南,也不會鑲嵌在邊境小鎮,只會出現在烏江峽谷。清代詩人梅若翁稱贊龔灘古鎮·烏江畫廊:蜀中山水奇,應推此第一。”
龔灘古鎮是一座獨特的古代文物建筑。四合院簡單安靜,土家吊腳樓形狀各異。它是中國保存完好、規模較大的明清建筑群,被專家學者譽為奇葩建筑。山川附近的住宅都是懸掛在空中的純木結構,獨具匠心。這排排穿過斗房和吊腳樓,蠻味依舊,古風依舊。
還有一條著名的石板街。這條石板街是著名中國畫家吳冠中畫的《老街》。吳冠中一走進龔灘,就深深地愛上了這條曲折的石板街。他說龔灘是宋城、唐街、爺爺奶奶的家,寄托了他對我們精神文化起源的懷舊之情。
冉家庭院毗鄰西秦會館,位于街道轉折處,是主要建筑之一。總平面為三合院,建筑在立面處理和裝飾上更具特色,占地約150平方米。冉家院子坐東朝西,側進院子,臨石板街是吊腳樓的商鋪。冉家庭院的建筑結構與其他民居一樣,是一個穿斗結構。有三個開間,五榨四掛,青瓦屋頂,室內花窗雕刻精美。建筑材料主要為木材,左右兩側為磚墻砌成的封火墻。
冉家庭院是由冉三爺土司建造的,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一直由冉姓土司家族居住。雍正年改土歸流后,落入普通家庭。現在是冉的后代?,F在已經成為影視外景和攝影愛好者的理想情況。趙世炎、武陵山剿匪、桐子花開、奇人安世敏都在這里拍攝。
千年龔灘古鎮,去尋找久違的寂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