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百年古屋-南華
客家圍龍屋建在山坡上。從前面看,它就像一把龍椅。周圍的圍欄形成了龍椅的圓形椅背。中間的主屋是座椅,中間的花階是龍椅上的小靠墊.龍椅是真龍天子皇帝的,房子圍在中間,所以被生動地稱為圍龍屋。
這么說也挺像的。廣東省梅州市有2萬多座客家圍龍屋,一般有200年甚至600年的歷史。客家圍龍屋在風水上非常講究依山而建,大門上會有風水池,有利于人的繁榮。梅州南口僑村有許多不同風格的圍龍屋。南華別墅造型獨特。宏偉的外觀和氛圍在群屋中尤為明亮。它也是客家圍龍屋的代表之一,發現規模大,裝飾精美。
南華和廬的創始人是潘祥初,他早年生活貧困,漂洋過海到印尼謀生,然后在香港等地做生意。憑借出色的才華,他很快致富,成立了南華和廬。從建設到竣工花了20多年的時間,在光緒30年(即1904年)全部完工。因為遠祖南口潘先有南華廬,潘祥初熱愛傳統,所以這里叫又廬。但在建筑設計和使用上表現出許多先進性,采用中軸對稱的傳統平面布局。
典型的客家圍龍屋由門坪、外墻、大廳、后庭院、水平枕屋、周匝弧形后花園組成。因為潘祥初有六個妻子,有八個兒子和四個女兒,所以分為八個大廳,有八個大廳和八個井(天井),真的是八個兒子和八個庭院的八個家庭。
全屋共有164間房間,其中枕屋46間,大大小小的廳堂數十間。此外,中二廳的大廳和中央的天井,即所謂的十廳九井,南華和廬被稱為房子里的房子,因為每個大廳都可以獨立連接,四通八達的設計令人驚嘆。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教授潘百思獲得諾貝爾獎、聯邦德國高級科學家特別獎、美國華人杰出成就獎等重大獎項,潘玉剛獲得五六個博士學位。
滿屋雕龍畫鳳也是南華和廬的特色。在一百年的歷程中,一些浮雕和繪畫已經被破壞,一些已經幸存下來。文化大革命期間,許多雕粱被摧毀,鐵窗和鐵門在鋼鐵訓練時代也被根除。
經過18年的建設和100多年的滄桑,南華不僅是一個簡單的客家住宅,也是客家智慧的結晶,是客家文化遺產的無聲見證。斑駁的墻壁似乎在默默地講述著百年的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