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皇家園林的藝術風格特點
作者:
更新時間:2023-02-26
點擊數:
經歷了古埃及的幾何式園林,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所帶來的伊斯蘭庭園文化,直到中世紀文化光輝泯滅殆盡,社會的動蕩不安促使人們開始在宗教中尋求慰藉,因此中世紀的文明基礎主要是基督教文明。
園林產生了宗教寺院庭院和城堡庭院兩種不同的類型。兩種庭園開始都以實用性為主,隨著時局趨于穩定和生產力不斷發展,園中裝飾性與娛樂性也日益增強。而園林的實用性則更多的是體現在皇家園林的建造中。15世紀初葉,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興起。歐洲園林逐步從幾何型向巴洛克藝術曲線型轉變。
文藝復興后期,甚至出現了追求主觀、新奇、夢幻般的“手法主義”的表現。中世紀結束后,在羅馬帝國的本土——意大利,仍然有許多古羅馬遺跡存在,時刻喚起人們對帝國輝煌往昔的記憶。古典主義于是成為文藝復興園林藝術的源泉。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向往羅馬人的生活方式,所以富豪權貴紛紛在風景秀麗的地區建立自己的別墅莊園。由于這些莊園一般都建在丘陵或山坡上,為便于活動,就采用了連續的臺面布局。
臺地園的平面一般都是嚴整對稱的,建筑常位于中軸線上,有時也位于庭院的橫軸上,或分設在中軸的兩側。在園林和建筑關系的處理上,意大利臺地園開歐洲體系園林宅邸向室外延伸的理論先河,它的中軸以山體為依托,貫穿數個臺面,經歷幾個高差而形成跌水,完全擺脫了西亞式平淡的涓涓細流的模式,開始顯現出歐洲體系特有的宏偉壯闊氣勢。而且莊園的軸線有些已不止一兩條,而是幾條軸線,或垂直相交,或平行并列,甚至還有呈放射狀排列的,這些都是從前所沒有的新手法。(文/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