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上園林分哪些體系?
全世界園林大致可分為東方園林、歐洲(西方)園林和伊斯蘭園林三大體系。中國和日本是東方園林的代表,歐洲園林以意大利、法國、英國為代表。由于歷史背景和文化傳統不同,幾大體系的園林風格迥異、各具特色。
全世界的園林體系:
一、東方園林
1、追求詩畫意境的中國園林
中國古代造園活動最早見于3000年前,殷商時代甲骨文中已有囿、圃、苑、園等延用至今的園林用詞。學術界一般認為,囿是中國園林最初的形式。漢代開始出現私家園林。唐代園林發展達到新的高度,與當時的文化藝術并駕齊驅。宋代“文人園林”興起。明清兩代,園林發展達到成熟期,特別是江南園林藝術趨于完美境界,出現一大批具有典范意義的園林。
中國園林因地理與文化差異,表現出較明顯的地方特性,江南園林、嶺南園林、蜀中園林和北方園林各有特色。
整體而言,中國園林多以自然山水地貌作為構景要素,配以樹木植被裝點,講究建筑美與自然美的融合,有著濃郁的詩畫情趣,將營造意境作為重要美學追求。
2、自然之中見人工的日本園林
六世紀,中國園林隨佛教傳入日本,因而日本園林的早期構造、布局,多模仿中國園林的局部,如“曲水流觴”、“一池三山”等。在模仿中的同時,又結合本民族文化特征不斷創新,逐步形成了“自然之中見人工”的特色,與中國園林“人工之中見自然”有所不同。
日本園林普遍規模小巧,園中水面越來越小,而一向被日本人所尊奉的石被更多地運用到園中,甚至成為園內具有象征意義的主景,即所謂“枯山水”。日本園林在小庭院方面的設計也別有特色,顯示出極精致、極正式的氛圍,體現了日本造園藝術對完美形式的追求。
二、歐洲園林講究規則和嚴謹
歐洲園林因歷史發展不同階段,有古代、中世紀、文藝復興等不同風格。造園藝術在不同時期都十分顯著地體現了各自獨特的藝術魅力,有些藝術風格在幾個世紀中都占統治地位,有些藝術手法一直延用至今。
西方造園雖不乏詩意,但刻意追求的是人工的形式美。不僅布局對稱、規則、嚴謹,就連花草都修整得方方正正,“強迫自然接受勻稱的法則”是西方造園藝術的基本信條。一戰之后,各種現代藝術流派迭興,園林也受到潛移默化影響,現代園林隨著現代建筑和造園技術的發達而風行于全世界,至今仍方興未艾。
三、伊斯蘭園林高度人工化幾何化
伊斯蘭園林是是古代阿拉伯人在吸收兩河流域和波斯園林藝術基礎上創造的,是一種模擬伊斯蘭教天國的高度人工化、幾何化的園林藝術形式。7世紀,阿拉伯人建立了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伊斯蘭園林形式隨之遍及整個伊斯蘭世界。
伊斯蘭園林通常面積較小,建筑封閉,會將一塊場地劃分為四個正方形,利用石塊、水域和植物為基本素材,巧妙搭配,嚴密布局,制造了出使人賞心悅目的人間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