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當-中國特有的文化藝術遺產
作者:
更新時間:2023-02-26
點擊數:
瓦當是中國古代建筑屋檐瓦前端的遮蔽物。特別是指東漢、西漢時期用于裝飾、美化和保護建筑屋檐的建筑附件。瓦當上刻有文字和圖案,也有朱雀、玄武、青龍、白虎的圖案。屋檐前端的瓷磚是瓦當,瓷磚表面掛著圓形擋板。
瓦當的圖案設計優美,字體流暢,變化豐富,包括云紋、幾何紋、饕餮紋、文字紋、動物紋等。它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屬于中國特有的文化藝術遺產。
不同歷史時期的瓦當有不同的特點。秦瓦當的裝飾材料廣泛,包括山峰氣、鳥、鹿、獾、龜、草、蟲。圖案現實、簡潔、生動。此時,瓦當的裝飾大多是動物形象,包括鹿、四神、紅巖、魚和變化的云。圖片與寫意相結合,圖案構思巧妙。有些人把圖片分成兩個或四個。他們在對稱中尋求變化,平衡自然,充滿活力。
周代人發明了瓦。周原(今陜西扶風)上的建筑已在西周中晚期使用。戰國時期,城市建筑業日益發達,導致磚瓦制陶工藝的發展。最初的瓦當為半圓形,稱為半規瓦,秦代的瓦當由半圓形發展為全圓形。圓瓦當在漢代很流行。與戰國時期相比,漢代瓦當的制作更加繁榮。著名的宮殿建筑大多有燒磚的陶窯,專門設計生產。
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瓦當工藝發展的全盛時期。這一時期的瓦當做工精細,新出現了裝飾有篆書文字的瓦當。這些瓦當大多是小篆書體,排列組織和諧對稱,布局講究,展現了漢代簡約渾厚的藝術風格。文字大多是祈福的吉語,藝術觀賞性堪比精美印章。
瓷磚部分雕刻有各種圖案,常見的有文字瓷磚、動物瓷磚、植物瓷磚、幾何瓷磚、組合瓷磚(如幾何瓷磚、動物瓷磚、植物動物瓷磚等),也有不需要雕刻的普通瓷磚。
看似簡單的瓦當,單獨拿出來放在某個地方,并不顯眼。然而,當它被應用于整個漢代建筑時,它的魅力就進了眼睛。單一元素點綴著整個建筑,整體實現了單一元素的價值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