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寧橋事件”是否應該興師問罪?古橋保護任重道遠
一個多月前,一輛吉利車開上位于紹興古城廣寧橋直街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寧橋。對這一涉嫌破壞文物事件,我市公安、文物部門十分重視,迅速展開調查。經查,這是北京一家廣告營銷公司所為。“我們已要求涉事公司在紹興的媒體作公開道歉。”近日,市文物管理局有關人士告訴記者。
涉事公司將公開道歉
記者了解到,7月14日上午,就相關事發緣由和“善后”問題,涉事公司——北京時空視點整合營銷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郭先生,以及“吉利廠家”有關人員趕到紹興市文物管理局說明情況。
對于既成事實,市文物管理局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對已擴散的相關廣告宣傳中的涉及古橋的照片立即予以刪除;二是相關涉事公司應就相關行為在紹興的媒體上進行公開道歉;三是將事發緣由及經過寫一份詳細的書面說明。對此,對方沒有異議。“究竟該如何處理,要看對方認錯的誠意。”市文物管理局有關人士說。
昨天下午約1點半,記者網上查閱有關吉利“遠景X1”車型的測評體驗文章,發現文中以古橋為背景的照片仍未刪除。
是疏忽還是故意?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刻劃、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根據涉事公司的說法,將車開上古橋進行相關拍攝活動,主要是對廣寧橋的身份認知存在不足,是工作上的失誤造成的。對此,紹興文物部門有關人士予以反駁:“橋邊立著這么大一塊石牌,‘全國重點文保單位’這幾個字不可能看不到,而且機動車禁止駛入保護古橋,這是常識。”
“故意要去破壞古橋,這個心思應該是沒有的,但將拍攝點選在廣寧橋上,這個肯定有故意的成分。”家住越城區新世紀公寓的陳先生專門致電晚報熱線談了他的看法。他告訴記者,他從網上查找的有關“遠景X1”車型的測評文章中發現了幾個“疑點”:一是部分照片可看出動用了無人機拍攝;二是有一張照片的背景中,兩艘烏篷船上貼著“遠景X1”標志。“上述兩點可推出此次拍攝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前期對幾個拍攝點已作充分‘考察’。”陳先生說。
“興師問罪”該不該?
根據文物部門初步勘查,暫未發現橋身受損情況。網上出現了這樣一種聲音:“既然沒損壞橋,就沒必要如此‘興師問罪’。”
“這種說法太不負責。”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紹興古橋專家羅關洲告訴記者,廣寧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立交式七折邊拱橋,又是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的一部分,歷史文物價值如此高的古橋,是禁止汽車駛入的。而且,汽車開上去肯定對橋身有損害,“現在看著沒什么事,難保橋的部分結構已發生變化,對橋梁的損壞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他假設有100輛汽車開上過古橋,最后一輛車開過時橋塌了,這并不能否認前面那99輛汽車就沒有責任。
羅關洲還提到,這次涉事公司的拍攝行為,不光是對廣寧橋的保護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對全國那么多古橋的保護工作都會產生極大的沖擊。“有關部門若不嚴肅對待此事,就會給老百姓這樣一個印象:受保護的古橋上面也是可以隨意開車的,因為開上去也不會有事。”他說。
古橋保護任重道遠
2013年,八字橋曾受“傷”——有人在橋面用煙火和油漆“烙”上了一個大大的“黑心”。這兩座古橋,都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相距不過百米。這兩座橋,歷經滄桑后仍完好無損地保存到今天,為什么偏偏逃不過遭受各種程度人為損壞的命運?
昨天,記者再次趕到現場了解情況。“有關部門在對文物的監管上還要加大力度,等真出了問題,事后追責已無濟于事。”廣寧橋附近住戶謝先生建議,有關部門應及時在古橋旁安裝監控,以便實時掌握古橋的情況。“古橋保護工作難做,是普遍現象,但能做的工作還是要做起來,比如在橋頭豎‘嚴禁機動車通行’等明顯標志。”有居民這樣建議。
對于上述建議,紹興橋梁專家羅關洲也贊同。他說,紹興是中國國內保存古橋數量和種類最多的城市,現仍存有約700座百年古橋和千年古橋。2013年,包括廣寧橋在內的紹興古橋群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這是對紹興古橋價值的肯定。“雖然很多古橋已擁有相當高的‘身份’,但遭破壞之事還是屢有發生。”他舉例稱,2014年,同樣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的泗龍橋上,有10多個望柱柱頭被人惡意敲掉,不少望柱柱頭不翼而飛。
“在古橋保護的問題上,普通百姓要不斷提高保護的意識,對惡意破壞者應及時勸阻、舉報;政府及相關部門也應根據實際提出切實可行的處理方案并落實。”羅關洲說,古橋一旦毀壞就不可再生,因此,愛護古橋保護古橋,也是每位市民的義務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