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紅色使石塘古村煥發美麗新生態
石塘古村落位于距世界遺產丹霞山20多公里產丹霞山20多公里。在金色的深秋,記者來到這個美麗的石塘古村落尋找古老的幽靈,感受到她的古老魅力和新的外觀。
光輝歲月:堅守紅堡壘9個月
悠遠寧靜的小巷,古色古香的建筑,精美的雕刻裝飾……走進石塘古村,濃濃的古意撲面而來。80多年前,她發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革命斗爭——雙峰保衛戰。
雙峰村是石塘古村落最大的建筑,建于清光緒年間。為了防止土匪掠奪,它的墻壁非常堅固。石塘古村落景區評論員李淑飛向記者介紹,大革命期間,石塘鄉農會在這里工作,是共產黨領導的農民自衛軍與國民黨正規軍反動派斗爭的紅堡壘。
據史料記載,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石塘農會組織群眾在雙峰寨集中大量糧食、煤炭等物資,開展訓練和哨兵,為持久斗爭做好準備。1928年3月,廣東農民自衛軍第八獨立團第四營帶領700多名當地群眾在這里堅守了9個月,一次次抵抗敵人的進攻。但最終因彈盡糧絕,絕水缺藥,被迫突破。最終只有30多人安全突破,烈士的鮮血染紅了整個古村落。
雙峰寨光榮的革命戰斗史被廣東省委譽為‘農民暴動中最偉大的戰斗之一’。雖然已經解釋了無數次,但每次回顧這段歷史,李淑飛仍然很興奮。
雙峰之戰在粵北農業運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篇章。2000年7月1日,省政府被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6月,國務院將雙峰寨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每年,無數的黨員、干部和群眾來這里聽革命故事,接受精神洗禮。
保護與開發有機融合
登上雙峰寨屋頂,俯瞰整個石塘古村落,可以看到青磚青瓦的古宅,墻檐連綿,翹角非凡,屋頂連云。經歷了640多個春秋古村落,顯得如此簡單莊重。
隨著古村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發展和農村旅游的發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游客走進石塘古村落,感受到紅色文化的印記。地方政府利用農村旅游發展的好時機,將古村落保護與旅游發展有機結合,修復石塘古村落,改造古村落歷史水系,培育和發展古村落歷史文化產業。
石塘古村保護開發總投資1.5萬元。石塘古村核心保護區雙峰寨、易德堂、三角街、古村堆花酒坊等景區主要開發。鎮黨委宣傳委員何梅迪介紹,石塘古村自2011年向游客開放以來,已完成景區規劃、雙峰村護城河疏浚、雙峰村三期維護,逐步完善景區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石塘古村景區知名度,游客數量逐年增加。
為了讓石塘古村落進入更多人的視野,自去年以來,石塘古村落連續兩年舉辦了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吸引了大量游客參觀體驗,初步品嘗了古村落+旅游+文化+體育產業融合發展的甜頭。今年國慶中秋節期間,該鎮在雙峰寨前廣場舉辦了為期7天的民間文化表演,吸引了1萬多人參觀。旅游業作為石塘鎮主導產業的作用已初步顯現。(文/韶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