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仙山有三,古蓮花池獨占其二!
在古代,許多到處求仙問藥,想長生不老。這種神仙思想始于周末,盛行于秦漢至明清,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形成了自己的體系體系。中國的文學作品和建筑在封建時期影響。特別是皇宮和花園,為了更接近神仙,皇帝們在花園里挖池筑島,模擬海上仙山的形象。而座仙山是蓬萊、潁州和方壺。在中國歷代皇家園林的發展中,方壺勝地也成為皇帝為追求東海龍宮而建造的人文景觀。
古城保定有一個古典園林——古蓮花池,集官府園林、書院園林、皇家園林于一體。古城人只知道她城市蓬萊的美譽,其實園林里還有一座建筑,叫小方壺。方壺勝地是圓明園40景之一。它被許多后代學者認可為圓明園中最宏偉、最美麗的建筑。它是以仙山樓閣為主題建造的。圓明園之后,將古蓮花池辟成行宮,因此小方壺的名字也來自于方壺的勝境,由此可見人們對它的贊美厚愛。
建筑牌匾是清代著名書法家梁同書在88歲時寫的,書法和歷史價值自然極其珍貴。歷史書籍有載。日本皇室曾派人向梁同書尋求墨寶。朝鮮、琉球等地也以其書籍為貴,可見其書法造詣之高。然而,牌匾中的壺字潦草對游客來說是一個有趣的挑戰。讀臺和一的人很常見。
小方壺有一對對聯,竹靜如聞蒼玉佩,松寒欲旁綠荷衣。它的意思是:竹林寂靜得好像能聽到綠玉佩因為相互沖擊而發出的極低聲音;松樹太冷了,想靠近綠蓮花,互相陪伴。如果牌匾是這里的比喻,贊美它的仙境般美麗,那么對聯就是對小方壺和周圍風景的具體描述,聰明而充滿活力。對聯的款人也有很大的背景,是成親王永玉,乾隆的第十一個兒子。他以楷書、行書著稱,是清代著名的書法家,與翁方綱、劉勇、鐵保并稱乾隆四家。
值得一提的是,小方壺曾經是保定作家的辦公室。著名小說《新兒女英雄傳》、《小兵張嘎》、《紅旗譜》、《播火記》都是在這里編撰的。現在是保定作家群展廳,展示了從梁斌、孫犁、劉流、邢野到鐵凝,他們在保定文學沃土上創作了動人的藝術作品,記錄和再現了這片土地上的起伏。因此,這個小方壺不僅是自然的勝地,也是文學的圣地和殿堂。(文字/鳳凰網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