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家花園上海楊浦百年園林隱秘
花園于民國12年(1923年)春初對外開放,占地77.636畝。內設:彈子房、瑤宮舞場、電影院、高爾夫球場等游樂場。一時風光無限,叫夜花園。
在距繁華五角場不到2公里的政民路507號院子里,有一個秘密的私家花園。它有近百年的歷史,被譽為上海第三個私家花園。
葉家花園的起源和歷史
葉家花園位于原江灣跑馬廳旁,政民路507號(今上海肺科醫院)。花園建于浙江鎮海巨頭葉澄忠之子葉一泉(字子衡)。清宣統兩年(1910年)江灣跑馬廳建成后,葉從利潤中籌集資金,建造了這個花園,主要供賽馬賭徒休息和娛樂。
花園于民國12年(1923年)春初對外開放,占地77.636畝。內設:彈子房、瑤宮舞場、電影院、高爾夫球場等游樂場。一時風光無限,叫夜花園。
花園開放后不久,毗鄰英尚祥茂肥皂公司的業主向市政府提出抗議,理由是噪音大,擾亂了房屋的和平。由于英國的淫穢威脅,市政府命令花園關閉。
葉子衡早年在圣約翰大學學習。當時國立上海醫學院院長顏福慶是他的業師。民國22年2月見面時,顏向葉談到醫學院急需為肺結核患者籌建專門的醫院。葉聞后深受感動,再加上他對教育的熱情,于是他把這個花園捐給了國立上海醫學院建立第二實習醫院。經過幾個月的籌建,醫院于6月15日正式成立。紀念葉的先父,被命名為澄清肺病療養院,第一任院長是顏氏;葉的善舉受到當時教育部的贊揚。
澄衷療養院
中華民國26年8月,抗日戰爭軍隊蓬勃發展。11月,上海淪陷,公園被日本侵略者占領。日本侵略者岡村寧次和土肥原曾在這里侵略過。中華民國29年,日本軍隊將公園交給日本恒生產有限公司管理,并對外開放,稱為福島公園。然而,由于花園地址偏遠,營業不佳,不到一年就關閉了,然后是日本特務機關的住所。
同年9月,偽上海特別市政府向日本特務機關和登陸部隊司令部提出申請,希望將公園收回政府,建立市第一公園,但日本拒絕。
民國34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花園由國立上海醫學院收回。由于資金等條件的限制,原澄中肺病療養院直到民國36年4月才恢復治療。
1949年5月,上海解放,7月中旬,療養院由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1950年4月初,上海市衛生局領導;1959年,療養院改為上海市第一結核病防治院,現為上海市肺科醫院。今天,花園仍然是醫院的一部分。
花園布局
花園是日本人設計的,布局獨特。臥龍崗和伏虎嶺橫臥在花園的南北兩側,環繞著花園中的湖泊和池塘,形成一個整體;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山石洞壑散落在岡阜懷抱和綠島土丘之間,形成了一道花園風景。
花園大門是一座跨門樓,里面可以住人,樓的兩端分別連接著臥龍崗和伏虎嶺。樓下的黑色挑花大鐵門華麗,兩邊都有廂房。南面有兩個池塘:集愛渚和潛龍池。潛龍池里有一個小島,矗立著一塊刻有犀牛觀天字樣的怪石。離開池塘,前十步許,是一座奇石筑成的小廬山,矗立在荷塘仙跡中。山頂花木蔥郁;山腳下水平如鏡。
繞過假山,意境豁然開朗。這是公園里最大的島嶼,主樓建在這里。青濤橋、羲象橋、柳浪橋、金鎖橋、玉帶橋、匹練橋、四恭橋等七座小橋沿著澄路和康莊兩條小路飛過葉湖兩岸。有的毗鄰葉湖邊的牡丹亭,依靠吟月亭山,有的與臥龍岡上的小屋頂相望,與邀月洞相通,靠近湖邊小睡。山、湖、橋、亭,自然分布,相映成趣。
走上伏虎嶺,可以看到延爽館、武陵源、回波亭、琉璃亭、棲云洞、百態亭、四恭亭、門襟亭、聽泉亭、吟月亭等列出的公園。作為花園主樓的延爽館,是二樓的西式建筑。底層東南西三面環廊,廊柱為圓形水泥柱。背山面水,登上平臺,可以俯瞰整個公園的風景。她遠遠落后于湖邊的水榭武陵源。
葉家前為止,葉家花園已經經歷了90多個寒暑。雖然有幾次戰爭,但風景依然存在,魅力依然存在。延爽館東南部是整個公園的第二個島嶼,名小羅浮。島上的樹木成片,沿著臺階下降,即洞穴穿過洞穴。兩邊有一個六角形玻璃亭。小羅浮東行,即進入公園的第三個島嶼。島上有秋千架,周圍有柵欄,頂部有露天平臺。你可以爬上梯子,欣賞周圍的風景。
臥龍岡最高的花園后門有一個叫做銀河倒瀉的人工瀑布。站在匹練橋上,抬頭望去,銀河倒掛,飛下。瀑布瀉入八仙過海的池塘,八仙,假山疊成,駐足水中,栩栩如生。池塘周圍有狗牙交錯的太湖石,形狀不同,如龍游熊蹲。岡上有一個四角十二柱的水泥亭。八一三抗日戰爭期間,張志中將軍曾指揮士兵們英勇抗日。人去亭,豐碑永駐。
花園呈橢圓形,由三個島嶼交織在一起。島嶼、島嶼和環路都與亭橋相連,形成了整個公園的風景。公園里有許多木本花卉和樹木,如水杉、桂花、玉蘭花、雪松、龍柏、櫻花、紅楓、樟樹和竹叢。山重水重,柳暗花明。花園以湖泊和假山取勝,是當時私人花園的領導者。
自民國12年建成以來,花園已經歷了90多個寒暑。雖然有幾次戰爭,但那些山、水、亭臺樓閣和平臺上的一些仍然保存完好;雖然有些損壞,但痕跡清晰可辨;整個花園優雅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