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村落產業發展要面向未來
作者:
更新時間:2023-02-24
點擊數:
臺江縣有36個傳統村落,每個村落都像一顆閃亮的珍珠。由于交通不便,很多像交宮村這樣的傳統村落一直處于自給自足狀態。去年駐村后,這里貧窮落后的面貌讓他十分憂心。
如何在傳統村落保護和農民生活現代化之間找到平衡?這是所有傳統村落保護者需要共同思考的問題。今年6月,“中國鄉村復興論壇·臺江峰會”召開,交宮村迎來了發展契機。從舉辦鄉村復興論壇到整村改造,從融資到宣傳,從扶貧到扶智,從傳統到現代,在眾多專家學者的幫助下,交宮村打通了傳統村落向外推介的“最后一公里”。
峰會給交宮村最大的影響是村民理念的更新。從籌備峰會到峰會結束,村里不僅環境更干凈、苗家吊腳樓的衛生改造更順暢,而且村民的眼光發生了變化,他們意識到村里的老房子、水車等老物件的價值,對周圍一草一木更珍惜了。
如今,村里的年輕人做起了電商,世代農耕的苗民們學會了把一些特色農產品進行精美包裝后往外出售。只有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傳統村落保護才能實現可持續。
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那么,傳統村落保護如何培育與其價值相適應、與環境承載相契合的業態,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傳統村落產業發展要面向未來,不能只走旅游開發這一條路。一味強調鄉村旅游,會造成傳統村落的同質化和過度商業化,破壞原有文化生態。
要激活傳統村落內在的生存機制和活力,根據自身特點發掘那些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部分,打造特色農業、觀光農業、傳統手工業等,讓村莊依托自身自然條件、社會條件持續生存下去。